图片
图片
曾昭安
古代科场、官场,奇闻怪事多多,这里举撮三例,供大家玩味,博大家一笑。
一
清朝光绪年间,有个姓王的学政使奉命到陕西监督选拔秀才的考试。县官赵丙南为了巴结朝廷命官,对这位王学政使卑躬屈膝,百般逢迎,每天大鱼大肉、山珍海味地招待他。
到了考试这天,赵丙南陪同王学政使来到考场。考试开始后,场内鸦雀无声,考生们都埋头答题,赵丙南坐在王学政使身边,虽然面对考场,可眼睛的余光一直扫着他,好等有什么事时马上去办。
过了一会儿,赵丙南见王学政使抬了抬屁股,并看了他一眼。赵丙南不敢怠慢,赶紧来到王学政使面前,低声问道:“大人,你有什么示下?”
王学政使四下看了看,低声嘀咕道:“夏器同。”
赵丙南听罢,眼珠一转,明白了,这一定是个考生,大概是大人的亲戚,或者是大人的朋友,这是让我关照呢。于是,赵丙南将这人的名字默默地记在了心上。
考试一结束,赵丙南把王学政使送到驿馆安歇,立即要来全部考卷,从头到尾翻找起来,当他看到一个叫夏起彤的人名时,眼前顿时一亮,兴奋地捋着胡须,自言自语道:“原来是夏起彤。”
可他拿起卷子仔细一看,不由一愣,心里顿时凉了,这个夏起彤写的文章文理不通,漏洞百出,只读了几行便叫人啼笑皆非。
赵丙南心想:要是按规矩办,这卷子就应该扔一边去了,可是大人让关照的,要是不让他中了,我这前程不就完了吗?
赵丙南思前想后,再三权衡利弊,一咬牙给夏起彤定了个第一名。
三天以后,一发榜,考生们一看夏起彤名列榜首,顿时议论纷纷,谁都不服气。原来这些考生经常在一起吟诗作赋,夏起彤虽是富家子弟,学习条件优越,但学不专心,更谈不上刻苦,肚里有多少墨水,大家心知肚明,都认定他纯粹是扔货。如今见他夺了头名,知道这里面有猫腻,都说:“夏起彤能中头名,鬼都不信!准是他行贿了,或是上头有人!”
再说王学政使例行公事,拿来头名的卷子一看,不由双眉紧锁,问赵丙南道:“这个夏起彤的文章文理不通、纰漏满纸,怎么还取了头名呢?”
赵丙南一听愣了,小心翼翼地说:“大人,你那天不是关照过……”
王学政使听了,感到莫名其妙,随即大笑道:“错了,错了,那天我偶然放了个屁,你来问我,我不便直说,只好委婉地说'夏器同’(谐音'下气通’)。不想偏偏有个夏起彤(谐音'夏器同’)。”说完,王学政使哈哈大笑起来。
赵丙南一听汗就下来了,战战兢兢地说:“那怎么办呢?”
王学政使叹了口气说:“榜已经发了,只有将错就错了,真是的,这人啊,走什么运的都有!”
后来这事传了出去,人们都嘲笑赵丙南是“狗屁官点屁运秀才”。
二
明朝天启年间,徽州府的西递村,有个书童,名叫汪本,斗大的字认不得一箩筐。这年秋试,他服侍公子汪贾敏进京应试。京城是街道井然,车水马龙,处处繁华热闹。他趁公子入场考试,出来游玩。无意中走入显赫一时的名宦魏忠贤家的后花园。玩了一会儿,小便急了,他像在家时一样,站在假山后,解开裤子就尿尿。正尿时,被看守花园的差役发现抓住。汪本颤颤抖抖地告诉差役,他是进京赶考的书生,误入花园,请差官老爷宽恕饶命。差役当即禀告了主子魏忠贤。
是时魏忠贤得宠于熹宗皇帝,独揽朝政,横行跋扈,不可一世,当差役禀告他说:“有名考生窜入园内,随便拉污,已经抓到,听候大人发落。”魏忠贤一听不假思索,信口说:“是个考生,拉出去处……处哒算了。”这魏大人草菅人命是常事。他本想说“处斩算了”;但因酒后舌头僵硬,“斩”字未说出来,差役却误听为“取(录取)哒算了”。当即拿了魏忠贤的名帖,把汪本送进考场。
此时考场,已摇过黑白旗,封门啦。考生正在开考,场外戒备森严,根本无法入内。门官接了魏忠贤的名帖,送了进去。主考官慑于魏忠贤的威势,又听了门官说:“魏大人说,将来人取(录取)了算啦。”自然不敢违命,马上恭敬地请汪本进场。一询问,汪本原是个识字不多的“空心元宵”,但不敢为难,只得派人代笔,作了一篇文章。不日张榜公布,汪本考中,名列第一,而公子汪贾敏却榜上无名。
此事传出后,人们都称汪本为“尿来状元”,一时传为笑谈。
再说汪本捡得从天上掉下的“馅饼”一一中了状元后,春风得意,踌躇满志,由汪贾敏陪同,去魏府拜谒魏忠贤。魏忠贤并不知道汪本中举的原因,见新科状元来投靠自己,扩大自己的势力,甚是高兴。于是保荐汪本做了知州,后又擢升,青云直上,官至御史。
三
韩侂胄是南宋著名的、也是颇受争议的政治人物。他是北宋名臣韩琦的曾孙,其母为宋高宗吴皇后的妹妹,又娶了吴皇后的侄女为妻。因为背景厉害,在官场上如坐火箭,飞速蹿升。最后官拜“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”的宰相,权倾朝野,要风得风要雨得雨。手下的官员出于各自的目的,对其极尽奉承献媚巴结之能事,塞钱者、送物者、色贿者、“言语贿赂”者络绎不绝。连至尊皇上都高看他一眼,赏赐给韩侂胄一座私人宅院。此宅院位于临安府的吴山,称“南园”。
飞黄腾达的韩侂胄花费巨资,把南园建造得富丽堂皇。亭台楼阁,假山瀑布,林木花草,应有尽有。装修完工后,韩侂胄率领大小官员,前来查看验收。慢悠悠、喜滋滋地转了一圈,甚感满意。继而话锋一转,说:“这般美景,与农家生活十分相似,只是缺少鸡鸣狗叫,有点虚假啊。”
说时迟那时快,韩侂胄话音刚落,忽然就传来了鸡叫狗吠之声,真是心想事成啊!韩侂胄既惊且喜,马上命人前去探视。走近一看,哪里是什么畜生?原来是工部侍郎赵师择,正趴在草丛中学狗叫呢。
善于揣摩上意的赵师择既不塞钱也不送物,仅学了几声狗叫,却挠到了韩侂胄的痒处,让他倍感舒服,如此另辟蹊径、剑走偏锋,真是把逢迎拍马之术运用到了极致!不久,赵师择便当上了他朝思暮想的工部尚书。
学几声狗叫,便获擢升,这也太奇葩、太轻而易举了吗?有人不服,讽刺赵师择为“狗叫尚书”。又有人有感而发:俯下身去,撅起屁股,便是好狗一条。
图片
【作者简介】曾昭安,笔名湘人、文缘人、文字客、曾子、雪峰草等,湖南省洞口县文旅广体局退休干部,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。码字笔耕近半个世纪,所撰小说、散文、随笔、故事、杂文、小品、童话、寓言、连环画文字脚本等类小文散见于国内数十家报刊及多个网络平台,有作品获奖或被收入文集或被选入中小学试卷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业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